霍森观察二进宫的郭士强,平庸的国家队以及凑合过日子的中国篮球

老乔下课之后,男篮国字号的帅位也随之空缺了出来,不过对于“继任者是谁”这个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的问题,今天总算是迎来了不出意外的官宣正确答案。

——当然是“老叔”郭士强,不然还能是谁呢?

老实说,在经历了连续的重挫之后,郭士强的确是那个最适合当前男篮帅位的那个人选,不过仔细再那么一咀嚼,却凭空多了几分单单的苦涩味道。

毕竟,接下来的几年,恐怕将会是中国男篮有史以来最为波澜不惊的日程,几乎没有了国际大赛的压力,也没有了球迷的期待。

但是吧,在巴黎奥运会圣火马上就要点燃的这个当口,中国篮协官宣换帅的文案里,抬头就给写上了“备战2027世界杯和2028奥运会”的标注,实在是多了几分黑色幽默的味道。

换个角度想,中国队是不是备战下一届奥运会最早的队伍?

没想到范志毅老师不仅用脱口秀痛击了男篮,连圣经都能成为回旋镖,除了苦笑,球迷们又能如何。

毫无疑问,当前的中国篮球正处在一个历史的低谷——这里有成绩的问题,也有不是成绩的问题。

成绩的问题太令人伤心,自不必多谈,但一谈起成绩之外的问题,似乎又更令人愤懑。

前几日里,王哲林在短视频媒体上发布了一则自己的日常训练视频,大约本来是想要几个“哥哥好辛苦”的点赞,没想到,却以另外一种方式爆款到出圈了。

视频中,王哲林一天的训练内容只有跑步热身、15公斤杠铃片的力量训练(3组)和300次投篮。

怎么说呢,霍森观察二进宫的郭士强,平庸的国家队以及凑合过日子的中国篮球我们能够理解王哲林在大伤之后已不复当年之勇,也可以理解在状态恢复阶段的日常训练强度不会特别高……

但对比起巴特尔接受采访时曝光的当年国家队训练强度——“我们最多一天练四波,一个礼拜休息一天,早上起来跑中长跑,跑三千二,上午投篮加力量(60公斤杠铃片深蹲100x3),下午对抗,晚上投篮,这四波起码得在8到10个小时”——再回过头来看看王哲林的训练视频,多少有些难绷。

就算不提上古年代的前尘旧事,美国队备战奥运会的日常训练视频也时有发布,印象最深的是库里的某次投篮训练,需要进行四个球场范围的来回穿梭大范围跑动之后再出手……

好吧,就算不提高高在上的NBA,小崔如今在发展联盟里的日常训练视频大家想必也看了不少,那强度如何,想必每个人都心里有数。

我们无意指责王哲林,就像当年的巩晓彬,再怎么努力也去不了NBA,再怎么摆烂也是国内顶尖,那么努力当然很容易就变成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就像球迷们如今对小崔的期待——哪怕打不上球,留在发展联盟也比回CBA好。

说到底,还是我们的CBA联赛出了问题,既不能提供足够的赛事强度,也不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再说下去,就多少有些不礼貌了。

无论如何,当前的环境就是那么个环境,人才也就那么些人才,就算篮协文案里热血澎湃的堆砌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这些让球迷听起来嘴角直抽抽的做报告专用词,也改变不了如今的中国队在亚洲范围内已经显然弱于日本和菲律宾的事实。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年薪百万美元的老乔当然不如年薪百万人民币的老叔更有性价比。

老乔的离去,同时也释放出了另外一个不太妙信号,那就是——姚主席的时代,恐怕也真的走到尾声了。

回顾这几年姚明的改革,有亮点,有不足,似乎也很难做出盖棺定论的评价,但要说把姚明换了之后会如何,恐怕也没几个人认真地去思考过。

或许现在,从篮协,到球迷,每个人心里最多的情绪都是两个字,茫然。

抬头看不到前路,回首望不到归途的茫然。

就像是中年社畜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平庸,无力改变,又不愿挣扎,只能凑凑合合地把这清汤寡水的日子过一天是一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