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科:统帅的野望

劳伦特·布兰科

,无论视频节目的旧事盘点还是球迷朋友的闲暇聊天,这都是一个很少会被想起的名字。

活跃于前互联网时代的布兰科

,论名头不如德塞利

、论气质不如皮雷

、论整活儿不如巴特兹

、论稳健不如德尚

,更别说论什么都没法和齐达内、亨利

这些顶星相提并论。

然而布兰科

真就如此一文不值?未必。一个职业生涯曾染指大力神杯

和德劳内杯

,也曾拿到英超、法甲、国王杯、法国杯、优胜者杯

等冠军的球员,即便是冠军混子,他能差到哪儿去呢?

完美的中卫坯子

身高腿长、头球出色,上帝给了布兰科

一副好的身板,他也在反复的磨砺中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预判和不输其他人的长传能力。

当然人无完人,多数高大中卫

天生存在的速度和转身慢的短板,布兰科

都有——但在世界足坛,这是可以被理解的弱项,毕竟巅峰范戴克

那种bug级别的速度和综合防守能力,放眼整个足坛也难再找到几位。

于是在蒙彼利埃

,布兰科

很快便得到了大量出场机会,也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主力位置,肉眼可见的成长速度帮助布兰科被《法国足球》

评为1994年度法国足球先生

。在当时帕潘如日中天的存在下,拿到这样的个人荣誉实属难得。

布兰科

也就此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取得成功后,明眼人都看出小小的蒙彼利埃

绝不会是布兰科的长留之地,带着对更高舞台的向往,布兰科转战当时人称“小世界杯”的意甲联赛

,加盟了那不勒斯

尽管球队在马拉多纳

的带领下曾拿到过意甲冠军

,但论及实力和底蕴,那不勒斯却确实没法和尤文图斯、米兰

双雄相提并论。效力那不勒斯的日子里,这位法国足球先生的表现还算不错,不仅帮助新东家取得联赛第4名

的成绩,个人也收获了6粒

联赛进球,其中对米兰的进球尤为关键,不仅帮助球队逼平对手,也充分诠释了自己“带刀后卫”

的属性。

时也命也,一个赛季的出色表现并没有将布兰科

长期绑定在意甲

,1992年他便回到法国

,加盟尼姆

颠沛流离

重新回到法国

已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小将,这也成为他频繁更换俱乐部的开始。

1992-1996,短短四个赛季,布兰科先后在三家法甲球队效力:尼姆、圣埃蒂安和欧塞尔。

1996年,他又一次告别法甲联赛

,至于这一次的下家,则是毋庸置疑的老牌豪门:巴塞罗那

在强调进攻的巴萨

和西甲联赛

转身慢的特点被进一步放大和针对,因此他的西甲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于是毁誉参半的一个赛季后,他又一次与队友告别,重新回到法甲联赛加盟了马赛队

巴萨

过客的身份并没有影响到布兰科

在法国国家队

的地位,1998年本土举办的世界杯,他依然是高卢雄鸡的绝对主力——当然那是后话。

1999年,布兰科

与马赛

的缘分走到尽头,将近34岁的他又一次产生去别的联赛闯闯的念头,这一次的下家是意甲球队国际米兰

。然而1999-2001年的蓝黑军团正处于一个混乱的阶段,被寄予厚望的里皮

不仅没能将球队从泥潭中拉出来,与巴乔、帕努奇

的矛盾更是为乌烟瘴气的更衣室添了一把柴。

作为蓝黑军团其中一员,布兰科

自然会受到不小的影响,莫说帮助球队争取联赛冠军

,就连欧冠资格甚至都非常艰难。很显然,对于场上表现,布兰科

与国米

双方都难言满意。2001年,他又一次离开,来到英超

赛场,加盟了弗格森

的曼联

对于一支刚刚失去斯塔姆

的球队来说,自然是希望布兰科

最好能达到平替的效果,然而对于正在奔四路上大踏步向前走的布兰科来说,这样的期望属实过于理想主义了。原本速度和转身就是短板的他在年龄加持下更加迟缓,屡屡被对方攻击手针对——然而此时的曼联更是窘迫:若是让布兰科首发登场,那几乎相当于把弱点公开给对手;若是弃用他,球队阵容储备又显得人手不足……

一切都在2002年夏天,曼联

砸钱引进费迪南德

后有了定论,布兰科

的处境也愈发尴尬和边缘,终于在2003年选择退役。

现在回看布兰科

球员生涯最后的10年,像极了打卡式的欧洲跨国老年团。对于这段长期漂泊不定的经历,布兰科本人倒非常淡然:“很显然,我去了很多地方,也在不同的文化中锻炼了自己,这让我更加包容和多元化。也许很多人会说‘他不够稳定’,相反,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才让我更加全面的看问题和做事情。”

带刀铁闸

现实角度看,布兰科

的俱乐部生涯或许还不够耀眼,但作为法国队问鼎世界杯、欧洲杯的冠军成员

,连续3届欧洲杯最佳阵容成员

,布兰科的经历,一定有不曾洞见的闪光。

早在1989年,布兰科

就上演了自己的国家队首秀

,并随队出战了1992年欧洲杯比赛,尽管法国

队3场比赛便打道回府,但能够入围当届欧洲杯最佳阵容

,已经说明了布兰科不俗的实力。

1996欧洲杯,布兰科

随法国队

小组赛2胜1平晋级,接下来无论是1/4决赛淘汰荷兰

,还是半决赛与捷克

的巅峰对决都堪称经典,即便依然没能帮助法国队捧得奖杯,但布兰科凭借过硬的表现,再次入围当届最佳阵容

如果说1990、1994连续无缘世界杯让法国足球阵痛,那1998年则是彻彻底底的“翻身之仗”。小组赛三战全胜强势晋级的局面之下,齐达内

的缺席则让进攻数据本就不够好看的法国队

有了一些隐患。

16强战与巴拉圭

的较量,高卢雄鸡就感受到进攻线缺人带来的影响。随着比赛的进行,对手的防守越来越严密,眼见就要被对手拖入计划中的点球决战,布兰科

出人意料的插入对方禁区,打入世界杯史上

第一粒金球

,也吹响接下来的一路奏凯的号角。

回忆这个进球,布兰科

不误感慨:“这是绝对美妙的一刻。我给自己承诺过,会在世界杯上破门,我也信守了自己的诺言。”

当然这远不是那届世界杯布兰科

的全部回忆,半决赛与克罗地亚

比赛的红牌让他缺席了与巴西

的巅峰对决,也险些成为他的终身遗憾:“我有两个选择,要么拿头撞墙,要么坦然接受,我选择了后者。当然我对那张过重的红牌会感到愤怒,但是……就让它过去吧,我很快就恢复了,因为我们拿到了世界杯。”

事后来看,法国队

的小迷信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比如球员们在大巴上的固定位置,比如进入更衣室后会听凯莱·盖诺的《浴火重生》

,再比如每场比赛之前,布兰科

亲吻门将巴特斯

的光头。

有了世界杯垫底,那么2000年布兰科与德塞利、图拉姆、利扎拉祖

联袂后防,帮助法国队直取欧洲杯,自己也再次成功入围赛事最佳阵容评选

的结果就不再令人意外——尽管他已是将近35岁的“高龄”。

结语

时过境迁,人们对布兰科

的印象更多是他的教练经历:是他初带波尔多

的惊艳;是他执教法国队

的碌碌无为;是他在巴黎

国内赛场“拴狗冠”,欧冠

令人失望的表现;是他在赖扬

、在波尔多

被解雇的曾经……

聊起布兰科

,我愿意对人讲他绝对辉煌的荣誉,布兰科:统帅的野望愿意讲有时耀眼的过去,愿意讲长处与短板同样明显的技术特点,愿意讲为了与墨西哥

那位以蛙跳闻名的布兰科区分,而曾经被国内媒体称做“布兰克”的轶事。

绰号“总统”

的他,从来就不简单。

不想错过小妹带来的最新资讯?那就赶快把公众号设置星标吧!设置方式如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