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赛车,那就自己动手造一辆
王冰雨机电工程学院2021级车辆工程专业
提到赛车,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是F1,纳斯卡,勒芒24小时耐力赛等知名国际赛车赛事?还是赛车手卓越的驾驶技巧和比赛策略?又或是完美的车身设计和赛车最前沿的技术与创新?今天我将带大家认识专属于大学生的方程式赛车比赛。大学生方程式最初是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于1981年发起,我国于2009年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蔚来创始人李斌先生联合发起,吸引着全国相关高校竞相参加,自首届创办以来,已经成为培养未来汽车工程师的重要赛事。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通过全方位考核,提高学生们的设计、制造、成本控制、商业营销、沟通与协调等五方面的综合能力。赛事培养的人才涵盖汽车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整车测试工程师、CAE分析工程师、无人系统架构工程师等,为汽车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我是来自机电工程学院2021级车辆工程专业的王冰雨,担任2023赛季车队队长兼社团招新负责人。
刚进入大学懵懵懂懂的我并不了解方程式,最多只听闻F1赛事,但当学长前来招新介绍赛车时,我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一句话记忆犹新:“回想四年大学时光,与好兄弟们联手造一辆赛车,该多么自豪。”但是进入车队后发现并不是轻松的,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拥有坚持的毅力,甚至是直面失败的勇气。整辆赛车从设计,装配,采购,制作,焊接,打磨,组装,调校等,直到最终落地去比赛,都需要每个人亲力亲为以及各组之间相互配合,都是对耐心的极大考验。但是我觉得当热爱足够,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刚开始加入车队时,我跟着学长学习UG建模。但基础不好的我受到很大打击,曾一度萌生了退出的念头。后来在学长的鼓励下,又了解到车队艰难的成立史,这些都坚定了我的决心。耐心学习软件建模,经过数次改良确定最终车身。当时准备比赛时正值疫情,每次例会只能线上讨论,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的热情。一年的努力只为与全国乃至国际上志同道合的朋友角逐冠军,这何尝不是振奋人心的事情!团队协作过程摩擦争吵不可避免,但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大家都能相互理解。临近比赛我们还通宵对车辆进行校验。车队的组成分为九组:车身空套组,发动机组,电气组,车架组,悬架组,制动组,转向组,焊接组,宣传组。我是车身空套组的一员,主要负责车身的设计和车身空套组的制作,同时还要协调各组之间的工作,组织每周例会汇报进度,规划下一阶段任务,定期观看官方通告以及文件提交。不仅如此,赛事方为了每个学校获得更好的赛事体验会如期举办队长会议,安全培训会议,线下交流会议等。可谓是参赛队伍与组委会的双向奔赴。

车队的两年,并不是三点一线的生活。车队有很多乐趣,比如招新的时候“疾风车队宣讲会”为新成员介绍赛事,还准备了互动游戏等。车队的运行也有合作方,其中在龙湾区的力天梦工场就和车队有合作关系,赛车落地后去场地练习高速避障,8字绕环,耐久赛,只有测试之后才知道如何调校,喜欢赛车,那就自己动手造一辆为顺利完赛及取得好名次做了充足的准备。日常车队团建也会去卡丁场感受速度与激情,比拼车手之间的车技,有条件的情况下会联合场地方举办大学生阿布扎比大奖赛。寒暑假联系其他学校到当地进行学术交流,也会在官方举办的活动中与国内顶尖高校交流学习。寒暑假为中学生宣传科普赛车文化,为他们答疑解惑以及体验一下赛车的乐趣。
参加车队后我深刻体会到了赛车文化,并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赛车。汽车行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和制造业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技术创新的集中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希望我热爱的事情可以为学校增光添彩,为祖国的汽车行业注入新生力量,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勿忘,九一八!
▲雪域高原走出教育之花
▲巧了,你也带着月饼入镜
来源:校团委青故事采编团队
排版:张彤昕
责编:吴梦柔
终审:杨振海
绽放青春风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