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初三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不仅是中考的核心科目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致力于教育事业的自媒体作者,我深入探究初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和实际案例,旨在为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见解。
二、当前初三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初三数学相较于之前的学习内容有了显著的提升,在代数方面,从简单的方程解法过渡到复杂的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研究,二次函数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包括顶点坐标公式、对称轴方程、开口方向等,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且容易混淆,在几何部分,相似三角形、圆等内容也充满了挑战,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就有三个(两角对应相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而圆的相关知识更是涵盖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等众多定理,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和记忆。
2、教材中例题的综合性较强,很多题目是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如一道关于求圆中阴影部分面积的题目,可能既要用到圆的面积公式,又要考虑扇形面积公式、圆心角与弧度的关系,同时还可能涉及勾股定理或者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来求线段长度,这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很高。
(二)学生个体差异明显
1、在一个初三班级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们在学习新的初三数学知识时相对轻松,能够很快地掌握新概念并且灵活应用,而有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存在漏洞,基础知识不扎实,例如分数运算不过关、一元一次方程不会解等,这部分学生在面对初三复杂的数学知识时就会感到非常吃力,往往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2、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积极主动,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并进行复习预习;但也有学生比较懒散,缺乏自律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这种不良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三)应试压力下的教学导向
1、随着中考竞争的日益激烈,学校、家长对学生中考成绩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初三数学教学往往更多地偏向于应试训练,教师会花大量时间讲解中考真题、模拟题,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以期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正确率,在讲解选择题时,会强调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像排除法、特殊值法等,虽然这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快速得出答案,但可能会忽视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
2、对考试成绩的过度关注使得部分教师减少了对数学本质知识的深入挖掘,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有时会忽略概念的本质含义以及定理的推导过程,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只是简单地告知学生结论是180°,而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做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等方法进行严格的证明,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
(一)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设计
1、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应对学生差异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布置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安排,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降低起始阶段的目标要求,先巩固他们所欠缺的基础知识,设置专门的补习班或小组辅导,重新复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简单的整式运算等内容,确保他们的数学基础稳固之后再逐步引入新的知识,而对于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如让他们研究更复杂的二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探索立体几何中的特殊形状等。
2、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成绩外,还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对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且提出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加分;对于作业书写规范、解题步骤清晰的同学颁发“最佳作业奖”,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发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回归数学本质的教学实施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概念还是定理,都应该向学生展示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以勾股定理为例,可以通过讲述古代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这个定理的故事引入,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测量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观察其中的关系,最后再给出严谨的证明过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还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培养探索精神。
2、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不仅仅是一些公式的堆积,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问题时,当b² - 4ac > 0、b² - 4ac = 0、b² - 4ac < 0时分别对应着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一个实根和无实根三种不同情况,这就是典型的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教师要善于将这些思想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减轻应试压力,重视素质教育
1、调整教学节奏,避免过早陷入应试模式,在初三上学期,可以将重点放在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充分保证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质量,不要急于做大量的中考模拟题,而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新的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授概率初步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摸球游戏、彩票抽奖等)来理解概率的概念,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计算频率,然后再引出概率的定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组织数学建模比赛、数学文化展览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接触到更广泛的数学领域,比如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学生需要组成团队,针对一个实际问题(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等)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求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真正实现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四、结语
初三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充满着机遇,通过对当前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善教学效果,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回归数学本质,减轻应试压力并重视素质教育,才能让初三数学教学更加科学、合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这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共同推动初三数学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